赓续红色血脉,追寻轻工记忆。8月9日,陕甘宁边区轻工遗产保护实践团通过线上查阅资料、观看历史影像的方式,继续追寻革命工业遗址——大光纺织厂。
蒋介石对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1941年在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整个边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1941年3月,为解决部队穿衣问题,王震旅长派人到山西敌战区买回一架破旧织布机,在绥德一座破窑洞里办起了第一个纺织厂,刘韵秋同志任厂长,王震旅长亲自命名为“大光纺织厂”,“大光”就是响应党中央号召,克服困难,迎接光明的意思。刘韵秋同志向一个商人赊了一捆16支纱做经线,用自己手纺的土纱作纬线请一个河北高阳人,经过一天一夜,紧赶慢赶支出了一丈二尺布,要比市价便宜1/3,王震旅长看到支出的一丈二尺布后,非常高兴,连声称赞供给部部长何维忠说:“老何不错呀,我们自己能织布了!”
1940年下半年试办的一个大光纺织厂在延安掀起了纺纱热潮,上到中央领导、下至普通家属,每人都承担了一定的纺纱任务。为了提高纱的产量,何维忠仿照自己家乡湖南平江的样子,制造了一架纺车,又仿照湖南浏阳的纱锭,制造了锭子,起名叫“平江式纺车”。王震旅长亲自参加纺车试验,他从各方面对这架纺车的性能作了考察,从晚八点钟一直忙碌到第二天早晨五点钟。最后,他高兴地说:“马上集中工人仿造,制好后先送一架给毛主席。”由于平江式纺车性能良好,很快推广到各团。原先三尺长的一手纱,车子要摇六七转,现在只摇三四转就够了。原先每人每天只纺一两至三两纱,现在可纺织四两至十二两纱。随军家属也利用一切空隙时间,纺纱支援工厂。毛泽东就是用“平江式纺车”超额完成了自己的纺纱任务。
平江式纺车
上级命令扩大生产,织布机不够,机修械所就暂时改行拼凑了19架小木机子,还派人到山西购买了四架铁机子。厂房不够,同志们就找了个龙王庙,把供桌和供香挪开,放上织布机工厂就正式开始生产,定名为大光纺织厂。王震旅长为了庆祝工厂开张,用毛笔写了一副对联,贴在了龙王庙的大门上:动手动脚,自给自足;同心同德,爱国爱民。
后来同志们想要生产色彩多样的布匹,但是苦于没有染料,用草木灰染成灰色的布匹,在清洗后即会掉色。在南泥湾和金盆湾,还有一种叫“黑格兰”的树根,把它煮开了,能染土黄色的布,这样第一批带颜色的布匹终于生产出来了。1942年冬,战士们穿的棉衣,就是用自己织的毛布做的,穿起来不但很暖和,而且很好看。一次有几个战士到老乡那里帮助开荒。一群刚从河南逃到陕北的难民,用惊喜的眼睛看着战士说:“这还是第一次看到穿黄呢子的军队呢!”当时全旅人员,人人都有一套毛衣,有的还有两套。战士们的手套、袜子、鞋面子,都是利用闲暇时间捻毛线自己打成的。
纺织厂从无到有,飞快地发展起来了,不久已拥有108台织布机和800多个熟练工人,能织二尺四寸的宽面布,保证供应全旅一万多人的被服毛巾,1941年,实得红利390万边币,1942年10月增至800万边币。
到1943年,大光纺织厂由一人发展到800多人,机器由一台发展到有铁机45台,木机66台,纺毛机23台;织布数量由开始时的年产273尺提高到9177尺。成为全边区三个先进厂中的第一名。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生产需要,全旅还土法上马,在南泥湾开展了纺纱织布热潮。全旅机械加土法年产布九千匹,毛巾十二万打;不仅能织出二尺四寸宽的土布,而且还能织出厚实的格子布、斜纹布、帆布、折子绸,以及色彩鲜艳的花布,品种达到200多项,畅销陕甘宁边区各地。到1943年冬,全旅指战员每人都有一套厚实暖和的棉衣棉裤和自制的呢子军装,有了黄呢子军毯、毛背心、毛围巾、毛袜等。到夏天,每人发一套单军装、两套衬衣等。大光纺织厂把自己制作的毛呢衣服送给毛泽东同志和中央机关,受到毛泽东同志和中央机关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1943年12月16日,朱德在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肯定了三五九旅参加生产的意义。他说:“军队是武装的工农,可是很久以来,这些工农参加军队后就不从事生产了。我们的八路军打破了这个传统。八路军是工农自已的队伍,他们过去是工农,到军队后还是工农,他们的指挥员和战士一样参加生产,这是惊人的创造。”
随着小纺车欢快的转动,边区军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他们终于冬有棉、夏有单,盖上了毛毯、穿上了呢子大衣。不仅自给自足,解决了穿衣保暖问题,而且办起了被服厂,有力地支援了抗日前线。如果把延安大生产运动比作一支高亢的交响乐,那么,这小小的纺车就是其中强有力的音符。今天,这架纺车虽然已经早已停止一遍遍的吟唱,但是小纺车所凝聚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