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 闻> 新闻快讯> 正文>
新 闻

    访谈(二)|西迁老教师王金海

    2020年08月25日 14:44 师忆西迁 点击:[]

    迎着祖国初升的太阳,我们从首都北京启航。1958年,中国的第一所轻工高等院校,北京轻工业学院成立。1970年,西迁咸阳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

    回首往昔,科大人一直秉承着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精神。


    2020年8月4日,师忆西迁史,生传科大魂社会团队到达陕西科技大学咸阳老校区,探访学校西迁前辈们,聆听他们讲述西迁故事,感悟传承“三创两迁”大学精神。本期推出王金海老的采访故事。13F91 

    讲述人:王金海

    1943年10月生于河北满城,高级工程师。1970年毕业于北京轻工业学院盐业化学专业,毕业后即留校工作,同年随学校搬迁至咸阳西北轻工业学院。曾任西北轻工业学院工会主席、团总支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等职。2003年退休,现定居咸阳。

    采访过程

    Q1:当时在您得知学校要西迁的时候,您都做了哪些准备呢?3A9E7  


    王金海:当时我们北京轻工业学院的西迁是没有准备的,从我得知要搬迁到完成搬迁的整个过程不超过五天。我1970年毕业之后就留校了,留校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带领学校教职员工彩排国庆阅兵群众游行方阵,国庆游行完我就立即动身,代表学院到西安参加第二届学习毛主席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会议结束的当天,系里就给我发电报,通知我说:“王金海,结束西安的工作你直接去咸阳校区报道。”

    我是开完会就直接去咸阳报到,当时我是第一个,借住在咸阳地委大院里,自己打扫出一间房子,借被褥支床才算是安顿下来。一个星期左右北京轻院搬运的学校各单位的仪器设备、教室的桌椅板凳、教工的家庭用具才陆陆续续到达咸阳。当时整个二系(硅酸盐系)就只有我一人在咸阳,那个时候只要火车皮一到,通知一下来,司机就把卡车开到学校对面陶瓷厂的专用站台(当时陶瓷厂旁边有一条铁路,专门为陶瓷厂运输货物和原材料),我就去把火车上的货物一件一件的卸下来,再堆到车上。这样的搬运活动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节前。当时我才20多岁,大小伙子,一个人搬运了二系所有的箱子,能干的时候多为大家服务,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没有多苦。


    Q2:您在首都北京读书工作,突然要到荒芜的西北,你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40B0F

    王金海:以前我们上学都是靠国家的助学金,像我从初中、高中、大学就靠着助学金生活。大学我每月有15块5的助学金,13块是伙食费,其他钱就省下来买些本子铅笔。当时咱们北京轻工业学院的条件算是很好了,举个例子,我刚上大学时候的身高是1米62,到了北京上大学以后,生活条件好了,我一年就长了7公分,回家后妈妈都上下打量了半天问:“这是我儿子回来了?”所以说我是从内心深处感谢国家的,感谢国家让我有大学可上,让我能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我能每天吃饱穿暖,至于毕业之后对于去哪里工作根本没有考虑,完全是听从国家安排。

    整个搬迁的过程就是这样,组织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大家也没有一个人说,因为家里有什么困难,个人有什么困难就提出要求。从我的思想上来讲,一点儿点儿情绪都没有,也没有说不愿意去西北,不愿意搬迁的这种想法。当时的年轻人就是单纯的思想,毕业之后直接听从组织安排去单位报道,至于在哪个城市好?并没有这个概念。完全就是听党的指挥,听国家的安排。


    Q3:您还能回忆起当时的生活环境吗?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事呢?4AC5B

    王金海:我记得最难过的是1971年的春节。马上就快过年了,东西堆得满院子、满房子都是,我肩上有责任。又不敢离开,也不敢回家。寒假留在学校的另外两位本系的老师也都回家过年去了。那时因为我是单身汉,又年轻,所以就留在工作岗位上值班,就只能一个人睡到地委大院里头看着东西,过年。那个年代没有电视,甚至连个收音机都没有,文化娱乐活动根本谈不上。白天还好办,可以到城里,到周围的农村,农田或者河边走一走。可夜里就难熬了。夜晚的宿舍,孤灯独影,寒气阵阵。有时候天黑后到街上去转转,路灯在冷风中发着昏暗的光,马路上几乎就没有行人。晚上寂静得害怕,躺到床上,还能听到老鼠打架的唧唧声,院子里冬青树丛里麻雀的扑扑声……。尤其是大年三十的夜晚,听着迎春的鞭炮声,你说,能不思念远方的亲人吗?

    过了年后,职工就陆陆续续来了。当时没有地方住,吃饭也成问题。有一个食堂,都是过了年以后才盖起来的集体食堂。

    生活方面的苦还表现在吃不饱饭,菜里没有油水,活又重,所以肚子总是处在饥饿状态。好在后来系里来了一批青工,几个女青工看到我粮食不够吃,就时不时的给我一些接济,直到现在,我都从内心里感激她们那时给我的帮助。

    其实,在物质匮乏、供应奇缺的那些年月,大多数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经受过困难的日子。我举个例子:为了去买定量供应的半斤豆腐,我半夜两三点钟就去供应点排队,排了几个小时,硬是没有买到。除些买粮、煤、菜、肉等定量供应的物品,基本上都需要起五更,睡半夜的奔波才能买回来。


    Q4:对于年轻一代的学生们,您有什么想说的吗?3BB04

    王金海:我最近一段时间看电视,看了许多关于民主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纪录片,和革命胜利比起来我们的西迁都不算受苦。我现在就比较担心你们年轻人,你们还在学习毛主席著作吗?还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吗?我深知我们国家的和平安宁来之不易,我是真的希望你们这一代年人除了学的科学知外,真的要关心国家大事,有国才有家!

    4D1EF




    我们的话

    “关心国家大事,有国才有家!”王金海老师真挚的寄语让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多了一份力量!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他们的价值选择。家国情怀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是知识分子爱国报国的朴素表达,也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文化传承。探寻西迁前辈,致敬三创两迁大学精神,家国情怀是起点也是终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们科大学子应该在最需要的地方安放青春,永不止步!

    上一条:访谈(三)|西迁老教授章川波 下一条:访谈(一)|西迁老教授周令华、张淑娟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