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陕西科技大学校史馆> 校史人物> 正文>
校史人物

      西迁忠魂

      2023年03月30日 17:05 郭姗姗 点击:[]

      2023年3月30日,是陕西科技大学第五个西迁纪念日。回望历时9年的学校西迁,我们倍感沉重,感怀西迁前辈,我们深感重任在身。现推出《西迁忠魂》一文,纪念永葆立德树人初心、为国家重大需求奋斗终生的魏世林教授。

      有一种精神,在家国情怀里,肇造忠诚;在文化传承中,铸就丰碑。

      有一个群体,在事业追求中,锻造担当;在钢铁意志里,熔铸使命。

      受命西迁,1100公里外,教职工们背起行囊,在扶老携幼举家搬迁的隆隆铁流里,吹响了向西、向西、向远方的集结号!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大爱,从来都是向党而生、为国而兴。

      作为西迁群体中的一员,1970年,陕西科技大学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从1100公里外的北京,举家西迁,在陕西这片黄土地上凝聚起一团火,建立一所新学校,筹划学科发展、培养西部科技人才,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中国轻工业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张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证书的封皮,是陕科大西迁人——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魏世林教授退休后带领团队精心研发的科研成果,以100多项理化指标全优,着色稳定耐久,在阳光下与国旗颜色完全一样,在国家表彰办面向全国征集成品时一举中标。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国旗红”。能够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证书封皮的研发者,这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至高荣耀,更展现出一个陕科大西迁人永葆艰苦创业的奋斗姿态和家国情怀。

      陕西科技大学皮革专业在全国位属一流,尤其以重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著称。魏世林教授毕生从事皮革化学与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他先后编译了《制革技术基础》《制革化学及工艺学》《中国山羊皮革组织学图谱》《制革工艺学》《实用制革工艺学》《鞣制化学:皮革科学》《英汉皮革工业词汇》《英汉制革和毛皮工业常用词汇》《现代汉英化学化工词典》等十余部高水平教材和专著。在主讲生皮化学及组织学、动物皮层胶原化学、制革工艺学、皮革工厂设计原理等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同时,还长期带领项目组研究人员和皮革专业学生深入到一线制革厂,开展产学研合作以及亲自动手制作皮革来指导学生操作要点和原理,他们的足迹遍布陕西、河南、山东、江苏、黑龙江等主要制革产区,培养了大量技能人才,促进了行业的发展进步。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外来轻工产品如潮水般涌入,丰富了人民生活所需,但对整个轻工行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生产出的产品不是卖不出去而是大量积压,短缺经济、计划经济的思维惯性还在牢牢的拖着行业艰难前行。质优价高或量价兼优的外来轻工产品迅速抢占商品市场,传统轻工行业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我们往哪里去?市场经济无形的手告诉我们,行业迫切的需要转型升级。轻工行业是这样,我们国家在长期遭受国外经济、技术围堵后,改革开放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大市场中,国家其他行业也是如此,面临着提质换代的紧迫需要。回望中国工业走过的发展历程,是一个1.0、2.0、3.0相叠加、发展却并不完备的历史过程。我国不仅要追赶工业3.0,还要“补课”工业1.0、2.0。这是一种“凤凰涅槃”般的阵痛,也是“浴火重生”的洗礼。还记得当时的一万张狗皮换回一架苏27战斗机、8亿件衬衫才换回一架波音飞机的尴尬,这是全体中国人心中的痛。国家需要加大出口,需要大量的实现产业技术升级的外汇收入。

      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个一线科研工作者,魏世林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他主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联合地方企业刻苦攻关,积极开展实用新型皮革材料的研发,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高校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1987年,他参与的“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提高汉口路山羊皮革质量的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1年,他主持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面粗质次猪皮制革新技术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值得一提是,这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代表了我校建校以来教师个人获奖的科研最高峰。1991年,他主持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华北路山羊皮制革技术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8年,他主持的“浸灰废水和铬鞣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项目荣获2008年首届中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一等奖。他主持的“北方面粗质次猪皮制革新技术研究”和“华北路山羊皮制革技术开发”项目皆被列为“八五”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这些成果,不但是党和国家对我校科研方向的肯定,更是激励着我校科研工作者瞄准国家需求、国家战略刻苦攻关的战斗号角!

      因其为我国皮革教育事业和皮革科技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魏世林教授自1991年7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12月被国家人事部评选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9年8月被中国皮革协会授予“中国皮革行业科技先导”称号。

      2019年教师节,中国轻工业博物馆(校史馆)薛力源、王宏同志前往河北辛集探望魏世林教授,了解魏教授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相关情况并提出征集有关资料的意愿。魏世林教授得知其来意后当即表示,“我自己什么都不留,愿将这76件获奖证书、聘书、票据等捐给校史馆,这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作为西迁前辈,魏世林教授听党指挥大义西迁,为我们树立了人格典范;作为科研工作者,他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刻苦攻关,挺起了学人风骨。了解到魏世林教授身体尚可,博物馆(校史馆)考虑,拟于2021年3月30日举办一场“博物馆论坛”,以“不忘初心 勇担使命”为主题,庆祝建党100周年。这场专题报告会请魏世林教授作主报告,请章川波教授、俞从正教授、杨宗邃教授、银德海高级工程师及1-2名魏世林教授的学生作副报告,高扬西迁大写忠诚,讲述立德树人拳拳赤子之心。

      2020年12月,博物馆(校史馆)方润泽、薛力源、刘光尧同志再次来到河北辛集,落实邀请魏世林教授回校作报告相关事宜,82岁的魏世林教授一见面就急切的问:“你们是来带我回学校的吗?”被告知因其身体原因不能成行时,双目几乎失明、只能通过光影的晃动来感知周围事物的老人沉默良久后嗫嚅着开口,“我就想回去看看,看看我奋斗过的地方”。几位同志濡湿了眼眶,只能紧紧握着魏老的手,安慰他,“您好好养身体,恢复好了,我们再来邀请您。”

      临别之际,近乎失明的老人颤颤巍巍的拿出一叠全凭感觉盲写在台历上的字大行乱的24页文稿,郑重嘱咐道:“这是前期沟通时我按照报告会提纲写的回忆录,原先想的是做个两手准备,没想到今天用上了,现在就交给你们吧。”

      天不遂人愿,2022年12月27日,魏世林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河北辛集逝世。

      都说我们听过最动听的声音,是党的号令,最神圣的使命,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的陕科大西迁人,多年来培育人才无数。从事科学研究持之以恒、培育人才鞠躬尽瘁的魏世林教授是其中一员,也只是其中一员。许多西迁前辈已经长眠在为之奋斗过的黄土地,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他们用忠诚和汗水,守望着这份事业,守望着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当年西迁的年轻师生已步入古稀、杖朝之年,但“西迁精神”迄今仍深深团结和激励着广大师生员工继续爱国奋斗!

      “延安精神”是学校的根,“西迁精神”是学校的魂,它们汇聚的“三创两迁”大学精神在当代得以彰显、得以传承,转化成新时代拼搏奋进的磅礴力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开拓新局面、锚定新方向、跃上新台阶。回望西迁,前辈手拿肩扛擎起国家的重托;面向未来,我们潮头追梦不负人民的厚望。号角在耳,让我们接过西迁前辈姓党、爱国、为人民的精神传统和学人风骨,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在新征程新使命上汇聚起一团火、凝聚成一束光,弘扬“三创两迁”大学精神,在拼搏创新中走好陕西科技大学新时代的爱国奋斗之路。

      下一条:擎起新时代知识女性爱国奋斗的伟大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