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陕西科技大学校史馆> “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研究> 正文>
“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研究

      访谈(一)|西迁老教授周令华、张淑娟夫妇

      2020年08月25日 14:25 师忆西迁 点击:[]

             迎着祖国初升的太阳,我们从首都北京启航。1958年,中国的第一所轻工高等院校,北京轻工业学院成立。1970年,西迁咸阳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

      回首往昔,科大人一直秉承着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精神。

      2020年8月4日,“师忆西迁史,生传科大魂”社会实践团队在咸阳老校区采访西迁前辈们。本期推出的是周令华和张淑娟老师的采访。

      周令华

      1960于浙江大学毕业,1961年在北京轻工业学院机械专业任教,并任机械专业系主任,1970年,至咸阳任教,直至退休。

      张淑娟

      上海人,在北京读书,29岁时参与北京轻工业学院西迁至咸阳,原来任教生物工程专业,搬迁至咸阳后,因学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化工又跟皮革有许多相同课程,从而转至皮革专业任教十年后,学校成立食品学院后,又转回生物工程专业任教,直至60岁。之后从事十年督导工作,直至70岁退休。

      采访过程

      Q1:西迁精神一直是我校发展奋进的精神之源,而您二位是当时西迁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在当时北京轻工业学院决定西迁的时候,学校都做了哪些准备吗?

      周令华:“当时搬迁之前,我们一批老师就来到了咸阳,当时这里什么都没有,学校组织我们亲自拿起劳动工具,建食堂、建澡堂,在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十月底又回北京轻工业学院组织搬运学校的教学用品,在这里定居下来后,做饭用的煤也还是要到很远的地方自己去拉。刚开始的生活还是很不方便的。”

      张淑娟:“我们全家跟着他十月份搬过来的,在当时搬迁只有几天的时间,我记得来这里那天晚上火车是半夜到的,火车站非常破旧,只有几盏昏暗的灯,车站几乎没有什么人,那个时候还下雪,没有出租车,只能坐个三轮,我两岁半的儿子不停的哭闹,那个时候我就有点坚持不下去了,但是想到大家来这里都是一样的辛苦劳累,比起其他家人两地分居的家庭,我很庆幸我们一家人还在一起,这就够了。一家人一起往组织需要的地方去,多大的困难都没关系,我们就是这样的一个信念,一点一点的克服困难,等到咸阳这边安顿下来之后就好多了。”

      Q2:从首都北京搬迁到陕西咸阳后,您的工作和生活是否有很大的变化?您刚到咸阳时,能否适应呢?

      张淑娟:“刚来这边,饮食方面肯定不习惯。因为我们都是南方人,开始是吃不惯面条馒头的,但是既然来了北方,既然要在咸阳扎根,那就必须要适应这里的饮食习惯。你瞧,这么多年过去了,陕西的面食我们也喜欢上了。生活时间越来越久后,觉得咸阳特别漂亮,气候也好,慢慢的就喜欢这里。”

      Q3:在这个伟大而又瞬息万变的时代,您对于新时代的西迁精神的新传人有什么建议?或者您觉得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

      张淑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真的,这听起来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但是做到属实不易。孩子们现在就是要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知识用在刀刃上,用在国家需要的地方上。跟党走,跟着组织走,总是没错的。

      周令华:“其实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在咸阳,唯有坚持下来才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大家也一样,学习道路中会遇到很多的难题,但一定不要忘记坚持。你们还年轻,尽情地做你们想做的事情,坚持接下来要走的道路。这就够了。

      我们的话: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没有什么顾虑的!”周令华、张淑娟老师铿锵有力的话语让在场的我们无不动容!“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学校“三创两迁”精神,是“西迁精神”在西部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听老一辈西迁亲历者讲述昔日峥嵘岁月、艰苦创业,现在的我们感叹、感慨、感动!无法想象,当时环境何其恶劣,条件何其艰苦!我们感受到了这份真挚沸腾的爱国爱校之情,我们体会到了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与时代同向同行之举。这份精神值得全体科大人认真学习、赓续传承。


      上一条:访谈(二)|西迁老教师王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