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陕西科技大学校史馆> “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研究> 正文>
“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研究

      访谈(四)|西迁老教师杨辅臣

      2020年08月25日 15:30 师忆西迁 点击:[]

      迎着祖国初升的太阳,我们从首都北京启航。1958年,中国的第一所轻工高等院校,北京轻工业学院成立。1970年,西迁咸阳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2002年,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整体东迁西安。

      回首往昔,西迁前辈用大爱和奉献,谱写了“姓党、爱国、为人民”的壮丽篇章!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当代陕科大人秉承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精神,恪守“至诚至博”校训,坚守使命,积聚力量,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再出发。

      2020年8月5日,师忆西迁史,生传科大魂社会团队在陕西科技大学咸阳老校区,探访学校西迁前辈们,聆听他们讲述西迁故事,感悟传承“三创两迁”大学精神。本期推出的是杨辅的采访。

      41E22

      讲述人:杨辅

      生于1937年11月生于河北定兴县,中共党员。1959年2月招工到北京轻工业学院,先在总务处,后担任电工,1964年转正。1970年随学校西迁至陕西咸阳,先后在总务处、子校、后勤集团工作。1997年11月退休,现定居咸阳。

      采访过程

      Q1:我校建立之初,是在北京成立,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才西迁至咸阳,您能给我们谈谈当时搬迁的大背景吗?学校为什么搬迁呢?

      35975

      杨辅臣:学校搬迁是因为大的政策,当时在北京,要求疏散人口,人员外迁,进行备战。文件刚一下发,北京当时的人口立刻就减少很多,我印象中大概起码一半了,我们乘坐公交车,公交车上面都是空荡荡的,没什么人。

      下达疏散的命令,精简学校数量也是必不可少,北京当时70多所大学院校中,我们学校规模不大,人数也不多,校内学生只有1500多人,教职工大概五六百人,但在当时挺有名的,后来周恩来总理还问过我们学校搬到哪里去呢。

      这就是搬迁的缘由,因为大的政策,我们学校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搬迁。

      Q2:您能和我们谈一谈当时选择搬迁到咸阳的原因吗?

      39F8C

      杨辅臣:我们是1970年3月份收到的命令搬迁的文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思想上支持党的政策,行上服从组织的决定,搬迁命令下达后,学校的领导班子就开始全国各地寻找新址,调研搬去哪里可以促进学校发展,我们首先确定的新址位于河南,因为当时河南中心地区是没有轻院的,但是在它的四周,无锡、天津、大连、北京都有轻院,地理位置还比较好。后来轻工业部的军代表决在咸阳出差时发现那里有7、8个轻工业的厂子,有关于造纸和陶瓷等轻工业方面的,是一个利于轻工业学院发展的好地方,跟大家商量后就决定把学校搬到西北小城咸阳。我们那时来的时候那里就已经建有两座楼,军代表告诉我们说:“这个地方好,有楼房住,不需要再搭棚子,”现在西边的老楼已经拆去建宿舍,另一个简易楼也很早就拆掉,咸阳校区目前只存有一个西北轻院时期保留下来的苏联援建的建筑。

      Q3:您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搬迁过程吗?

      298B5

      杨辅臣:学校3月份收到搬迁文件,后勤部门在9、10月份时派去人手查看咸阳的情况。我们正式的搬迁是从10月15号开始的,搬迁过程非常艰难,如果放在现在搬家,肯定是非常容易的,人坐上汽车就可以走了,但是在那个年代可不是这样。我们家家户户都买草绳,几天几宿不睡觉地把家里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给捆住,当时北京木材也充足,学校给每家每户都订了几个木箱子,箱子的板特别厚,拆了还可以重复使用。我们用木箱子装家当,但是由于东西很多,家家户户都要打包至少十几个包装,箱子根本不够使用,我们自己便又去找纸袋子或者买箱子。东西收拾完毕就只剩火车搬迁,教职工都开始等车皮,在等车皮的那段时间,由于家里都是已经收拾打包完毕的东西,所以老师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孩子睡觉只能打地铺,一直等到有车皮才联系的我们搬迁。我们便再一家一家往车皮上面搬,特别折腾。搬迁过来之后,我们不太适应这边的气候和环境,后来的同事搬迁过来时,便帮我们带来北京的食材,留在这里的时间一长,也就自然而然适应这边的生活了。

      Q4:西迁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338B8

      杨辅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批10月15号搬迁的时候,由第一任院长朱康带领搬迁,在那时朱康院长已经是九级干部,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干部,他搬迁的时候,还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本来安排的是软卧,当他得知其他教职工都是乘硬卧的时候,立马就把软卧的票退掉,要求和其他教职工一起乘硬卧,这是很不容易的。那个年代,领导干部和老百姓都是同甘共苦的,领导们都会严格要求自己,不给自己享受特殊待遇的机,这是令我感触很深的事情。

      2FCB1

      我们的话

      杨辅臣老先生朴素真挚的话语为我们再现了西迁过程中的艰难,在对朱康老院长和西迁教职工的回忆中也让我们了解到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听从祖国号召,哪里困难到哪里去的无私奉献精神。“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一个人的理想志愿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这也激励新时代的科大人秉承西迁精神和三创两迁精神,恪守至诚至博校训。我们新的一代青年人要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奔涌吧,后浪们!激起努力奋进的浪花!扛起民族强盛的大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条:访谈(五)|西迁老教师周德国 下一条:访谈(三)|西迁老教授章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