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 育> 爱国教育活动> 正文>
教 育

    一见“轻”心征文作品展示(31-46)

    2020年05月14日 17:41  点击:[]

    2020年5月18日是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结合今年“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与包容”这一主题,中国轻工业博物馆以“弘扬工业文化 传播工业文明 坚定文化自信”为活动主题,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展陕西科技大学三创两迁的大学精神,围绕轻工发展历史,找寻西迁路上老一辈建设者们的足迹,回忆过去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记忆展品背后的故事,我馆发起了一见“轻”心征文比赛,以此希望广大青年同学通过自己笔下那不平凡的故事展现一辈又一辈科大人与轻工业间的不解之缘。

    一见“轻”心征文比赛于2020年5月7日启动,至5月10日截稿,共收到全校师生有效稿件46篇并进入线上投票环节,快来为你pick的作品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31刘志春《轻工再发展,争做“西迁精神”的接棒人》

    4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学校西迁博物馆,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习近平总书记说,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你们打起背包就出发,舍小家顾大家。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对西部发展战略布局来讲,意义都十分重大。

    由此不经想起我自己母校——陕西科技大学。作为陕科大人的一份子,尤其是进入中国轻工业博物馆的博物学社后,对于我校的三创两迁的校训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体会。

    做听党指挥的西迁新传人

    “文革”十年,学校备受磨难,整个教学、科研工作迫于停顿。1970年,北京部分高校向内地搬迁。响应党中央号召,满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壮志豪情,主动放弃北京的优渥生活,义无反顾奔赴古城西安,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教育“西迁”。学校在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对搬迁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广大教职员工风雨无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搬迁任务。几代陕科大人经历了三次创业、两次搬迁和一次划转的艰苦历程。1958年成立于于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搬迁至咸阳,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4年,西安新校区破土动工;2006年,学校完成了主体东移。而我校也早在1998年由部委院校划转为中省共建院校。

    作为年轻的新时代青年,我们将继承老一辈陕科大人的西迁精神。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用只争朝夕的工作热情,做好西迁精神新传人,克服多重困难,加快中国西部的建设工作,争取早日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价值,为陕科大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抓紧新时代发展新动力

    目前,我国轻工业正处在发展阶段转变、新旧功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虽然面临着多重压力,但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融合领域不断拓展,为轻工业提供了新动力,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而在我看来,第一科技创新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轻工创新体系建设。不发展会落后,不创新早晚会被淹没在新时代下。第二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轻工业的应用,推进智能制造,加快智能制造软硬件产品的使用。只有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手段的加盟的轻工业才会更加便利,更加适用于社会和时代。其次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以源头消减污染物为切入点,革新传统的装备,鼓励使用清洁生产的关键技术。就比如说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以源头消减污染物为切入点,革新传统的装备,鼓励使用清洁生产的关键技术等等。

    三创两迁是学校经历的艰苦岁月,西迁精神是学校奉行的发展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中国要繁盛,西部得更上。新时代新征程,新学子仍需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

    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年,

    我国从消费品供应短缺到世界轻工生产大国,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走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今天轻工业能否再为中国发展和复兴做出杰出贡献,还需要一批批陕科大人携手西迁精神不断努力。

         

    32曹雪华《在“瓷”相遇》

    去过博物馆那么多次,最让我倾心的依然是那件中华龙国宴用瓷。在众多低调的瓷器衬托下,明黄衬底、栩栩如生的圆雕龙图案显得格外精致、富贵典雅。国宴瓷物如其名,是作为国家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国宴用瓷和国家元首接待用瓷。这件中华龙国宴用瓷造型及装饰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贻谟潜心设计,古朴大方,耳把、盖顶的图案采用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龙为设计基调,黄色为主,碧龙青云,色彩斑斓,是当代中国先进制瓷技术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代表。

    以往提起中国,正如尼罗河畔的金字塔,让世界知道埃及,瓷器也恰似引介和展示中国的一张精美名片。无论是东汉至魏晋时期的青瓷,还是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瓷,抑或是清代的粉彩、珐琅彩,无一例外都为中国近现代瓷器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这款国宴用瓷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一个代表性作品,这款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贻谟设计的产品,富丽堂皇,具有典型的宫廷气派,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据硅元瓷器董事长殷书建介绍,1999年3、4月间,钓鱼台国宾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国宴用瓷,各大陶瓷产区的知名陶瓷企业都参与了。硅元瓷器以陈贻谟为代表的设计人员,参考中国历代古瓷珍品,灵活运用民族元素,突出硅元瓷器的材质和釉料优势,研发设计了中华龙系列产品。1999年9月,共和国50周年大庆前夕,这套产品从全国各大陶瓷产区脱颖而出,陆续进入钓鱼台国宾馆和中南海。17年间,在不同重要场合接待了美国总统克林顿、布什、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梅德韦杰夫,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布莱尔、卡梅隆,法国总统萨科齐、奥朗德等多位外国政要。直至2016年11月被第二代中华龙瓷器完全替代,结束了其使命,其中的绝大部分由山东硅元收回封存。

    作为瓷器,这套中华龙器型、图案无可挑剔;而作为轻工产品,更是令人称赞不已。从材质上说,以获国家发明奖、国际金奖、硅元独创的高石英瓷为材质,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高温快烧釉中彩装饰工艺,无铅镉等重金属溶出,健康环保。在胎具、模型、成型方法、窑具、烧成、后期冷加工等生产环节,严格控制制作工艺,器型规整度和质量细节更是得到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设计者陈贻谟大师那份难舍的情怀“一切都为了陶瓷艺术”,那份对“中华龙”的炽热感情与那些默默无闻的工匠们对精湛技艺锲而不舍地追求,对传统的坚守更是让传统瓷器焕发活力的重要原因。

    “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大抵是如此。在此相遇,感受瓷器之美,穿越时空,影响千年,触动着古代的文人墨客与能工巧匠,拓展了世界文化情趣,更打动着当代人的心弦。

         

    33白治妮《秉持“三创两迁”精神,做优秀的陕科大人》

    入校前,就知道陕科大的“三创两迁”精神,但一直不能了解其内涵意思,但是在陕科大的一学期后我便深刻理解到了什么是你““三创两迁”“精神。

    初入大学,学校便组织我们去中国轻工业博物馆一睹我们陕科大的醇厚历史与杰出人才,在参观期间,听着讲解员学姐们详细认真的介绍,让我对学校的历史文化以及校训内涵有了初步的了解。初入轻工业博物馆,学校的发展历程就映入眼帘,一目了然,学校最初创建于首都北京,时名为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院校,后来经过三创两迁,北京轻工业学院西迁至西安,改名为陕西科技大学。在这期间,学校的发展定是非常艰辛,但是学校一直秉持着“三创两迁,至诚至博”的精神,使得我们的学校一步一步走向国内的一流大学,在轻工业博物馆中我认识了张美云教授,也是从她身上让我明白了“三创两迁“精神的真正内涵。

    张美云教授现为陕西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在2017年,他和他的团队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她本人获得了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成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第一次听到她有这么多奖项,心中也是满满的震惊,但是当我了解到她的经历,就觉得这是张教授应该得到的。

    2014年,她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从工作了13年的副校长转而当一名科研工作者,这一年,她57岁。在转型后,她立马进入状态,为了补回忘掉的知识与学习生们一同上下课,与她的团队一同查阅文献,不断试验,没有一丝的放松,他们经常开讨论会开到半夜两点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张美云教授和他的团队终于破解了高性能纤维纸基功能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实现了为国家重大工程提供基础材料保障的目标,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张美云教授曾在采访的时候说过“‘’三创两迁‘给我的启示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当今时代下一定要保持传统优势,充分潜下心,沉下身,扎根到企业,社会中去,为企业解决难题,为国家创造效益,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实实在在地搞科研,服务于社会”。

    “三创两迁”精神影响着张美云教授,张美云教授的经历影响了我,更影响着千千万万的科大学子,她就是我们的榜样,她用切身的经历告诉我们秉持“三创两迁”精神的意义所在,让我也领悟到“三创两迁”的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

    我相信在“三创两迁”精神的指引下,对自己严格要求,朝着榜样的方向,让我们做一名优秀的陕科大学子。


    34石珑华《他们在咸阳》

    “迎着祖国初生的太阳,我们从首都北京起航,渭水之滨,搏击风浪……”历时六十年的风雨洗礼,换来如今的科大光景,这里尽是三创两迁的精神风貌。

    2019年的寒假,我和同学们迎着冷风进行了三天的实地走访,我们遇见咸阳老校区荒芜的操场,也瞧见了一直坚守在这片沃土的枫树;我们寻觅到沁苑的历史记忆,访问到了陪伴陕科大度过历史抉择的平凡教职工们。我们在访谈里了解三创两迁的历史,用学生证与一卡通记录咸阳与西安的风景……

    欲问高树与石廊,才知风霜经几度

    咸阳校区老旧的建筑里是一代又一代师生的记忆,荒芜的操场、老旧的羽毛球馆里是师哥师姐的英姿飒爽。如今只有两旁的枫树记得他们的身影,把时光的记忆刻成一圈圈的年轮……

    就在这小小的一方土地里,承载的是千万师生的记忆与深情。

    踏十里长亭去,访当年“小人物”,叹一声“平凡真英雄!”

    阳光稀疏地穿过枯叶,化雪的水珠滴答滴答地落下,我们听着邱爷爷为我们讲述他当年来咸阳的不易与艰辛。“我记得当时收到通知来咸阳的时候,还剩不到半个月就春节了,可我们已经接到了任务,刻不容缓,没顾上跟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就赶来了咸阳。那时候以为大西北会很冷,买了一件到脚踝的皮袄。”爷爷拿着拐杖比划着,笑了笑:“结果啊,压根没穿过!这里比北京还暖和点儿呢!”吃不惯的酱油膏、便宜的鸡和羊、没来得及团圆的春节是1970年的咸阳,是1970年西迁咸阳的苦。从北京到咸阳,是像邱爷爷这样的老一辈牺牲了自己在北京的幸福生活,努力扎根西北甚至这一辈子远离故土。从咸阳到西安,又是这样的他们为了陕科大的未来牺牲了自己的“小利”,留在了咸阳。三创两迁,三次创立的历史是六十多年的辛苦努力与奋斗不息;两次搬迁的恢弘壮举是一代又一代科大人的贡献与牺牲。

    我的确没见过1970年的西北轻工业学院,也没见过2006年的陕西科技大学,却真实地感受到了1970年由北京到咸阳的艰难和2006年破土动迁的喜悦,更是亲眼所见今日陕科大的辉煌。

    简单的四个字,是多少人洒热血、流干泪的成果。三创两迁,我们的先辈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当下形势,为科大事业做出的巨大选择。

    采访的时候最令我最为感触的是葛爷爷的一句话:“哪有什么故事,都是普通人。”诚然如是,三创两迁,不是什么英雄的丰功伟业,而是一群平凡质朴的人用一生换来的精神。

    刻“三创两迁”于心,学一技之长,当“至诚至博”走八方

    我记得收到陕西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深深印刻在我脑子里的是这八个字“三创两迁、至诚至博”。

    三创两迁是校史、是精神;至诚至博是校训,是品质。

    从1958的北京轻工业学院走来,在2018年的六十华诞讲述“三创两迁“的故事,谱写”至诚至博“的瑰丽篇章,在今天我们回访咸阳、回顾那段值得每位科大人铭记的峥嵘岁月。今天,我选择站在中国轻工业博物馆向你讲述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用自己的声音讲出“三创两迁”,向所有陕科大人致敬。

    也愿你怀有“至诚至博”之心,凭“三创两迁”之毅力,扶摇直上越凌霄,鲲鹏入海游万里。


    35习阿曼《心中有梦,脚下有风》

    1958年,始于北京轻工业学院,科大的梦从此开始。

    2012年6月1日,我的演讲梦从此开始。

    2019年6月27日,我与科大的梦从此开始。

    2019年9月25日,我与轻工业部博物馆的梦从此开始。

    汪国真在文章中写道:“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的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60年风风雨雨,60度锦绣华章,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正因为几代科大人心中有梦,我们才有了现在的科大。时间在流逝,梦想在延伸。我校轻工博物馆的历史,见证着时代。一件件器具,一张张展板,一个个故事,一位位伟大的开拓者。在薪火相传中,“三创两迁”精神一直扎根于每个科大人心中,这股火焰从未被熄灭。

    从孩童时期起,初次接触演讲主持,我深感兴趣, 在家人和老师的鼓励下,我尝试着参加比赛,从刚开始的胆怯,到最后主持活动的大方自然。我开始享受这种聚光灯聚焦在我身上的感觉,但是我更懂得要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心中有梦,脚下有风。当同龄的孩子在玩闹时,我在练习发音。当别的孩子放学时,我在赶稿子。那时候的梦想纯粹而又简单。但是,当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向我袭来时,我最终还是动摇了。步如科大,步入博物馆这个大家庭,我重新拾起自己的梦想,不为别的,只为热爱。

    我与科大的梦,源于高考结束填志愿的那天。考虑了很多因素,最终我选择了科大,当然科大也没有辜负我。我如愿的成为了科大学子,现在的大学生活和我想象中的相同却又相异。同样的自由,不同的状态。我尽可能的做着一些有意义的事情,19岁的我,生活没有轰轰烈烈,但我似乎更享受在这份平淡中寻找自我,追求完美。

    我们的梦想,也许是十几、二十岁的豪情壮志;也许是青春期的迷茫与冲动;也许只是一份平淡的渴望:渴望掌声,渴望成功。无数的“可能”,无数的“希望”,因为我们的青春岁月充满奇迹,我们心中大大小小的梦,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芬芳弥漫,人生如歌,在生命的历程中,怎样的决定、怎样的坚持,成就怎样的人生。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所有人的梦想汇集起来,就是国家的梦想,就是中国梦。每个科大人的梦想汇集起来,就是科大的梦想,就是“至诚至博”的梦。

    回首往昔,岁月蹉跎。放眼未来,任重道远。陕科大人秉承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精神,恪守“至诚至博”校训。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最后我想说,年轻的我们热血沸腾,年轻的活力让我们精神焕发。心中有梦,脚下有风,我们会更好,科大会更好。


    36张婷《大浪滔天 信仰为锚 扬帆远航》

    历史的长河浩浩汤汤,穿过岁月尘嚣来到了这里,千年前文明在这里再现。璀璨文明的中华大地,诞生了泱泱华夏文明,一道道技艺犹如一道道曙光孕育出了流芳百世的著作。

    云物沉吟久,鹑衣悄换年光。让我们穿梭到那远古时期的缝纫工具骨针时期。不过遗憾的是,在秦汉时期铁针出现后其惨遭淘汰。

    古有春秋,是为鼎盛。再让我们感受这代表百家争鸣的酒器、陶器及量器。其中商鞅铜方升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秦国标准计量器。

    渡这华夏几千岁,定鼎门前春色异。制陶工艺集中体现于板瓦,瓦当等方面。最突出的便是铜嘉量图,它是考证古代度量衡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实物。其后,清瓷器在明代进一步发展起来,清代制瓷技术曾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所谓文明,则是历史的必然产物。新中国时期,我国民族资本家及其创办的早期民族企业开始繁荣起来,其中北洋硝皮厂便是我国第一家近代制革厂。紧随其后,银姑娘香烟烟标由第一家烟草公司生产。孔凤春“鹅蛋粉”因作为清代皇家贡品而成为了第一家化妆品企业。方液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熟革制革厂,并创办了中国化学工业社,生产销售三星牌牙粉等,与洋货相抗衡,被称为“国货大王”。西安人民搪瓷厂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的西北地区第一家搪瓷厂。从几台简易的冲压生产设备开始发展壮大,生产的“骆驼”牌搪瓷制品,行销全国各地。

    这个时期,轻工高等教育开始发展,1958年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轻工教育高等学校——北京轻工业学院,随后其他轻工业高等学校陆续建立。

    在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学校的老一辈师生更是经历了“三创两迁”的艰难历程。

    陕科大创业初期,仅有破烂不堪的教学楼、零散的平房、残缺的座椅。陕科大教职工们一边开展教学工作,一边在北京一个农场开展生产,自给自足,保障每一位学生能够不饿肚子。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七十年代初期,因“三线建设”需要,陕科大从首都西迁至咸阳,并在咸阳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陕科大教职工扎根西部,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无怨无悔,为了学生能够吃饱肚子,他们奔波一百多公里寻找粮食生产。这一时期,学校使用过两块校牌,其中第二块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题写的。教职工们的辛勤努力,也换来了陕科大的新生。博物馆中展示的西北轻工院时期人才培养方面的图文资料、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学生毕业照以及我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的文件等等,都在向我们陈述着第二次创业后的成功。高等学校扩招以后,陕科大克服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举债8.9亿元在西安建设新校区,进行了第二次搬迁,并开始了第三次创业,那些源远流长的展品见证了建设西安校区以及主体迁移的整个过程。

    回顾这段历史,陕科大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实创新,锐意进取,扎根西部,服务社会。“三创两迁”精神集创业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于一体,贯穿在老一辈陕科大人立足于社会需求,国家发展大局的历史洪流中,为国家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为中国西部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陕科大人还有一种不屈不挠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陕科大挺过了历史变革洗礼,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陕科大骨子里流淌的活力,它正在将新时代的我们带入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过程中,来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博物馆中参观,并对西交大西迁精神进行了高度评价,习近平勉励广大师生:“要发扬老教授们这种西迁精神。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

    新时代的我们,应当继承发扬“三创两迁”的精神内涵,将它融入到我们的人生血脉之中。当代青年应当具有一种吃苦精神,能吃苦、肯吃苦,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回报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陕西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我认为,作为党的生力军,我们也要从严治己,遵纪守法是做人的根本。这样才能将陕科大“三创两迁”精神继承下去,建设良好的价值观,做一个优秀的科大人,以不屈不挠的必胜的信念,向着人生理想扬帆远航,为新时代中国发展添砖加瓦!


    37柯津津《我与科大,相遇偶然,一见“轻”心》

    当微风吹落柳叶上的露珠,暖暖的晨光将图书馆的影子拉的很长,我无数次的看见,科大的学子脚步匆匆,踏碎了清晨的安静,各自向着图书馆和教学楼的方向。多少次,我为我是科大人自豪,她设施完备,师资强大,乘风破浪,从西安北郊脱颖而出,成为高等教育界的一颗新星。

    但当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起‘西迁历史’,过去那一段不为人知的艰难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我满怀敬意,去寻找过去的科大的脚步。她三创两迁,栉风沐雨,更有无数先辈在她的带领下奋斗向前,只为响应祖国号召,满足人民需要。她毅然决然,成为浩浩荡荡西迁队伍的一员,扎根西北,逆风前行。

    当时间轴向回拉60年,她身居首都,资源优渥,化工部直属高校,那时她叫北京轻工业学院,但她依然勤俭办学艰苦奋斗,满腔爱国心,放眼祖国西北,那儿的建设需要人才,那儿的人民生活困难,那是祖国需要她的地方。1968年,她不曾犹豫,整装待发,披星戴月,翻越越千里,跨过黄河茫茫。来到陕西咸阳,虽然开始一无所有,但她相信未来一切都会有的。她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一干又是几十年。

    这其中最值得记住的是那些一心一意的甘心为祖国奉献的科大人。其中我最敬仰的一位便是游思浦教授,教授了解工业发展的需要,主动推进硅酸盐专业的建立。兢兢业业,严于律己,虽家境清贫,但他慷慨解囊,多次资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投身祖国建设。

    那个时代,我相信像教授样的人很多,他们始终铭记自己是党员,把党和国家的需要放在首位,把对国家的赤诚之心投身到科研事业和轻工教育中。那是陕科大的骄傲,也是上个时代的骄傲。

    在21世纪初,祖国迎来大发展,经济腾飞,文化繁荣,但未来的挑战更加严峻,需要高等教育以更快很好的发展去培养更多的人才。科大再次起步,搬到未央湖畔,一切又得重来,但一切都不是困难,科大的人和精神都在。在新的时代,学校迎来新的发展。取得诸多成就。

    2011年,学校入选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同年,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陕西省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签订协议共建陕西科技大学;同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8年,学校入选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科大不断成长,砥砺前行,同时列出复兴计划,以更充实的目标规划未来。

    60年一瞬而过,祖国蓬勃发展,我透过科大沉甸甸的历史,瞥见了上一辈人的身影,他们拼搏奋斗,成就硕果累累,恰似晴朗夜空的密密星光,承载者过往时光中三创二迁精神,带着一代又一代前辈们祝福,让我们这一代科大学子很勇敢的向前走去。


    38肖宇帆《峥嵘岁月多磨难,重启征程展辉煌》

    “没有什么不能跨越,没有心灵到不了的远方。”——题记

    回忆往昔,三创两迁拼博路

    位于我校科大湖畔的中国轻工业博物馆中悬挂着的两块校牌见证了我校“三创两迁”的历史。我校创立于1958年,为响应国家发展工业的号召,于北京立下工业报国志,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

    1970年为响应国家号召,北京轻工业学院西迁咸阳,从1970年10月15日到28日,曹光锐、游博恩、曾广寿、潘津生、田家乐等一批建校初期入校的专家背起行囊,带头举家搬迁,首批数百名教职工和家属分三批离开北京来到咸阳。自此我校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

    2006年,学校再迁西安。当时的西安,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学校建在田野之中,电灯不亮、马路不平,晴天扬灰路,雨天水和泥,夏无大树遮阳,冬无暖气御寒。面对困难与挑战,科大人没有退缩。他们披荆斩棘,同心并立,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校的西迁,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孕育出了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容的三创两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来陕考察讲话中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立足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力量,用西迁精神照亮新时代前行之路,让爱国奉献的西迁精神历久弥新。

    直面灾难,坚定不移赤诚心

    1976年7月28日凌晨,我国唐山市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前后,我校陶74班和陶瓷机械短训班师生共78人正在唐山开展实习,在实习接近尾声时,他们遭遇了这场百年不遇的大地震。一时间,一座城市变成了废墟,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强行将41个生命永远留在了唐山。

    地震发生后,实习队师生擦干眼泪,迅速集结,冒着余震频发的风险,第一时间投入到抗震救灾当中。

    “请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出列!同志们,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陶74班的一个都不能走。因为我们代表的是西北轻工业学院。我们要组成救援队,不仅要救出我们的同学,还要救出更多的人!”

    在这场战天斗地的行动中,他们克服没有工具的困难,用手刨,用脚蹬,用肩扛,奋力从废墟中抢救幸存者。他们展现了团结勇敢,永不言弃的大无畏精神。其中,更涌现出艾力更·依明巴海等不畏艰难,冲锋在前的先进典型。他们正是西迁精神的最好传承人。

    经过数日夜的连续奋战,37名校友劫后余生,他们掩埋了难友的遗体,带着深深的伤痛与对师友同窗的深切怀念离开了这座伤心的城市。唐山大地震,成了科大人内心深处的沉痛记忆,也在科大历史上留下了令人悲痛的一页。

    正如我校陶74班幸存者所说:“灾难已成历史,我们活着的人还需努力”,当年逃过一难的陶74班同学,没有辜负老天的眷顾,如今不乏功成名就者.但无论在哪个行业,做什么工作,大家都能继承遇难老师和同学的未竟意愿,兢兢业业,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懈努力。

    展望未来,步履坚定新征程

    作为新一代的科大人,我们要遵循“至诚至博”的校训,将“至诚至博”视为人生的追求目标,诚实守信,朴实无华,诚实而博学,博学而求诚。希望我们都怀有干事成事的智慧,身上都有一股不信春风唤不回的坚韧不拔,用西迁精神唤起自己追求进步、追赶超越的精气神。

    作为青年的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立鸿鹄之志、汲取信仰之力、胸怀绿色之梦、勇担社会之责,以勇立潮头的志向和气魄,在奋斗中追逐青春理想,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没有什么不能跨越,没有心灵到不了的远方,今天,历史的火炬从先辈的手中传递到我们新时代的科大人手中,新的征程上,我们意志坚定,步履铿锵!

         

    39强文澜《我的“西迁”记忆》

    如果你要问,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那一定是大学精神,一所大学的校训承载着其文化底蕴,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传承者。很荣幸今天我可以和大家分享我对于“西迁精神”的认识。

    2018年9月4日,天气晴。我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踏入了陕西科技大学的校园,这里的一切都是新鲜且未知的,对于它的初印象仅仅停留在录取通知书上的“至诚至博”四个大字,在后来的开学典礼上依稀记得“三创两迁”精神,就这样,我的大学生活之旅起航了。这时懵懵懂懂的我并没有想到这些看似简单的字眼,会成为我大学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18年9月18日,小雨。我参加了中国轻工业博物学社的面试,懵懂地走进面试的办公室,又懵懂地走出来,淅淅沥沥的小雨以及我并不完美的表现,我只有忐忑的等待。之后,我收到了面试成功的短信,我成为了陕西科技大学校史馆的一名讲解员,在这里我有了专属于科大人的情愫。

    2019年3月30日,天气晴。这是陕西科技大学第一个西迁纪念日,学校隆重推出了以“熊熊燃烧的火焰”为主题的西迁纪念展,而我有幸成为这次主题展的六位学生讲解员之一,我们要在短短的五天时间内熟悉并完成全部的讲解内容,下了课就直奔博物馆,伴着浓重的油漆味我们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考核,因为我们知道这次的来宾非同一般,他们是见证历史的一群人,也是经历西迁的老前辈。我无法忘记当时在二楼等待嘉宾时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又来源于内心的自豪感,我很荣幸能参与这意义深远的活动。当看到西迁前辈们一位一位的走进展览时,他们有人头发花白,有人腿脚不便,有人甚至已经久别人世由家人代表参加,当他们站在展板面前拍照、讲述、回忆,我们六位讲解员在门口已经看红了眼眶。展出的是历史,可在他们眼里是曾经一起奋斗过的青春。有一位拄着拐杖颤颤悠悠的老爷爷在两名志愿者的搀扶下,坚持把每一张展板都看得仔细;有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眉开眼笑地不知道说了什么,引起周围一阵笑声……在那些瞬间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光,那是属于他们青年时代的光,就像歌里所唱“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讲解稿上的“西迁精神”在那几个小时里“活”了起来,这是属于我的第一个对于西迁精神的记忆。

    2020年3月30日,多云。这是陕西科技大学第二个西迁纪念日,也是西迁的第五十周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在云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我的西迁记忆。1958年6月26日,我校前身北京轻工业学院正式成立,这也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校。1970年前后,为保护科教种子,中央有关部门对包括北京轻工业学院在内的32所在京高校做出了大批迁出首都,大批停办,只保留一小部分在京的决策,出现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京校外迁”的现象。经与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商洽形成初步意见后,报请国务院批准,决定将北京轻工业学院与筹备中的咸阳轻工业学院合并,改称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0年3月30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北京轻工业学院迁往陕西省咸阳市的请示报告中做了批复,这也拉开了艰难西迁的序幕。受命西迁,1100公里以外,教职工们背起行囊去开拓另一片广阔天地,红平房、荒草地、木扁担,他们从劳动中磨练意志,在实践中获取真知,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姓党、爱国、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2020年4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了解西迁历史,看望西迁老教授代表,勉励西安交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我校党委书记姚书志在《今天我们怎样弘扬西迁精神》一文中曾讲到:弘扬西迁精神一是寻根,二是铸魂,三是追梦。陕西科技大学师生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迁精神的重要批示精神,在全力推进“为行业服务”向“为社会服务”转型、“老轻工”向“新轻工”转型、“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型以及“传统工科”向“新工科”转型上,积极把握发展战略机遇,不断强化办学特色,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用忠诚和汗水书写新时代“西迁”传人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新篇章!

    新时代,我们要做“西迁精神”新传人,时刻牢记三创两迁精神的内涵,那就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从我校有“当代蔡伦”之称的张美云教授到将新疆特产销售到中东多个国家帮助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维吾尔族学生阿布都沙拉木•艾比布拉,再到硬核助力武汉战疫超400万元的陕科大海内外校友……我想新时代的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西迁精神”的传承者。在最后,我想用我们的校歌《远航》来结尾,在近百场的讲解中总有人会问我,你会唱校歌吗?我会很自豪地答道:“我会!”50年的历史沉淀,我希望不会辜负每一位先行者,而新时代的我们要能在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重铸陕科大的辉煌征程上,积聚力量,阔步前进!


    40何璇《魅力》

    刚刚踏入陕科大校园的时候,让我眼前一亮的优美的校园风景,那个荡漾着波纹的科大湖,那个成为我们获得知识海洋的图书馆,那个迎新大道两边矗立的大树,那个刚开始让我迷路的教学楼,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之后因为一次偶然,我成为了博物馆讲解员,了解了博物馆的历史与它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它就成为了我眼中最亮最美的风景,让我每每经过那里,都会将目光投向那里——中国轻工业博物馆。

    刚开始我们需要将有关博物馆展品的稿子熟记,我心中很是烦闷,居然这么厚的稿子。之后的每天我在博物馆里,看看序厅的浮雕,突然发现它上面有着四大发明,时光隧道里写着许多我未曾听过的神话故事,我才明白博物馆的每个部分都不单单只有稿子里的那些内容,它值得我去自己发掘探索,去找寻它的魅力。

    给人无限魅力的展品有千千万,但让我印象及其深刻的展品有两件,一件是西凤酒海,古时候,人们往往把一种容量很大的酒器称为“酒海”,温庭筠《乾簨子·裴宏泰》说,裴钧“有银海,受一斗以上,以手捧而饮”,所谓银海,就是银质酒海;因此酒量很大的人,也常被称之为“海量”。且西凤酒海的制作工艺十分有讲究,西凤酿酒师即在八百年的储酒技艺延传中,从未间断对“酒海”妙用功效的探求,由此逐渐摸索出了“立春封坛、立夏立窖、秋分开坛、立冬缮海”的“酒海”最佳使用方法.之所以要“立春封坛”,是因为陕西地区在立春之际,西凤“酒海”选于此时封坛,可让所藏之酒在酒海中感受由寒至暖的万象之变;“立夏立窖”是因为此时可保证佳酿在酿制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吸纳天地光华,尽享养蓄酒品的最佳时机;“秋分开坛”是源于秋分时节“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水始涸,自然丰收之际”,实为“酒海”开坛取酒的最佳吉时;“立冬缮海”则是“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之机,一方面开始编制新酒海,另一方面对使用中的“酒海”进行维护修缮.时至今日,“恪守四季佳时”仍被西凤酿酒师在施法“酒海”藏酒时严格遵循、予以恪守。

    另一件展品是上海牌A623手表,那个年代,圆头白面的“上海”手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人们因戴上“上海”手表而光荣,统计显示,在“上海”手表发展的鼎盛时代,每四个戴手表的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戴“上海”牌。不仅在老百姓中间,在国家领导人工作和生活中,“上海”手表也占有一席之地。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曾感慨,什么时候能让我戴上自己生产的手表呢。后来听到上海牌手表问世的消息,他无限欣喜说:“告诉他们,我买一块。按市场价买。我给他们做广告!”就这样,周总理以120元的市场价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戴在手上。在一次访问非洲时,他还特意向几内亚总统展现了自己身上的衣服皮鞋到佩戴的“上海”手表。

    我最喜欢这两件展品,是因为西凤酒海它的制作过程,在这个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都急于求成,我们都想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化的利益,能有人去花费一年的时间去制作完成获得高质量的东西实属不易。而上海牌手表,我们的周总理无条件支持国货,可以看出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需要相信支持自己的国家,而不是一味指责它的不足,我们应该扛起责任,为了我们深爱的祖国。我们应该从每件展品去看它背后的故事,去思考它的精神价值。这就是它们吸引我的魅力之处。


    41刘宇鑫《轻工博物馆与我》

    在经过大一学习以及生活上的适应,我渐渐的了解了大学的生活节奏,尤其是在我发现大二课程并不是很多的时候,我明白是学校让我们自己安排时间,合理规划,也许是一种大学里面隐藏的淘汰环节吧。我也在一开学便不断的寻找适合我自己的课外项目,而与轻工业博物馆的相遇,真的是一次契机。

    大一的磨合也让我了解了社团对于课余时间颇多的我来说是个提高自己打发时间的好去处。百团“大战”,玲琅满目的社团表演声、吆喝声、欢笑声回荡在广场上。但是,我这个人偏偏不喜欢热闹的地方。喜欢过安静日子的我,心里向往的是那种可以踏实做事的活动,和舍友兜兜转转,也没有真正神往的地方。临近傍晚,出门散步,却在返回的途中看见博物馆的门口有人在宣传着什么。那时的博物馆对于我来说是神秘的,即使是班里安排集体参观,我也是意犹未尽。言简意赅的申请,简单的面试,一切都太顺利了,我相信这也许就是我一直相信的缘吧,因为我相信,应该是我的,终究会是我的。

    在博物馆的部门分配,我不觉得那是任务或是工作,而是一种学习,言行举止,社交方式,而最重要的是了解一些博物馆的收藏,那可比在家里捧着一本百科全书要有意思的太多太多了。在博物馆里,我的认知被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纸也可以保护炮弹,防盗门里面也是纸,智能的未来......沉浸在未知的海洋中,安静的,没有人打扰的。这是我向往的地方,是我喜欢的生活方式。我找到了!

    我爱你,轻工博物馆!

         

    42宗晋《传承在路上》

    传承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真的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它在我们生活中用的实在是太多了,一件物品的传承,一门手艺的传承,或者是一种品质的传承,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搞得我们现在好像听得都有些疲劳,写一篇文章,觉得合适,于是随笔写下”传承”,发表一篇演讲,觉得妥当,于是顺口说出”传承”,可是传承,难道是只靠文字和语言就可以实现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真正的传承,要靠代代传承者们战战兢兢去将上一代前辈留下的成果加以保存与呵护,需要他们呕心沥血地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和革新,更需要无所保留地将自己半生心血交托于下一代,培养未来的接班人,这,才是真正的传承.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陕西科技大学的前世今生,去看看那一代代轻工人的”传承之路”.

    传承-起点

    1958年,轻工业部副部长夏之栩签发了关于设置筹备北京轻工业学院的公函,同年九月,中国第一所轻工业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成立了,令人惊叹的是,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一所大学就拔地而起,可想而知他们当时的办学和生活条件是比较艰苦的.但是当时的师生不在乎他们是否拥有舒适的宿舍楼,方便的热水,可口的食堂饭菜,他们所期盼的,只是能尽早地投入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去武装自己的头脑,去为当时还较为落后的祖国轻工业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事实证明,他们做到了,这个时期,在一大批优秀学者譬如国家一级教授,肖连波,国家一级工程师,杜春晏赖其芳等人的带领下,广大师生在极其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依然干劲十足,而终于在1960年创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实验微型造纸机,师生们无不欢欣鼓舞,而喜悦过后,他们以更加刻苦努力的姿态继续投身于科研实验中,投身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比起简单地用一句胜不骄败不馁来赞美他们,我更愿意相信,是他们对轻工事业真正的热爱,对当时国情的清醒认知以及对国家建设的责任感,驱使着他们日夜不辞辛劳,不计个人得失地默默付出.这是他们的时代,这,也是传承的起点,而他们,做得很好。

    传承-转折

    1970年,在北京各项教学科研工作渐入佳境之时,受文革影响,北京轻工业学院只能搬迁到咸阳,与建设中的咸阳轻工业学院合并,更名为为西北轻工业学院。而从北京到咸阳巨大的落差不仅仅只是地理位置的改变,还有办学条件的缺失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对于我们来说,这是用一行文字可以简单阐释的当时他们的处境,而对于他们来讲,却是着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真正的困难。或多或少,我们都会听过类似环境造就性格,环境影响命运之类的话,虽然这些大多都是很武断的片面之词,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之大,而当时的西北工业大学就身处于这样极其不利的办学环境下,西北学术气息不浓厚,师生生活条件艰苦,社会中人心惶惶,无论从哪方面看,学校的衰落都是一件无可避免的事,然而西北师生却仍然不忘初心,恪守使命,更是在1978年到1987年连续两次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的卓越成绩。游恩浦教授,就是当时的任教老师之一,他是我校硅酸盐专业创建者之一,历任我国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游恩浦教授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精通多国语言,而就是这样一名人才,毅然在艰苦时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严于律己,兢兢业业,游教授女儿曾说,父亲始终记得自己是个党员,总是把党和国家的发展放在第一,而他把这份对于国家的赤子之心都投入到了科研事业和轻工教育上,正是爱国本朴素,德泽学子心。艰苦岁月,传承仍在进行,而他们的坚守值得敬佩。

    传承-现在

    东移西安,我们迎来了又一次的考验。到2000年,学生人数已经达到8000多人,而咸阳校区有限的占地面积已经无法容纳日益增长的教学科研需要,所以,即便已经与咸阳这方土地无法割舍,即便明知前方搬迁路困难重重,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搬迁,只因深知,只有进步,才能更好地传承。西安校区建设初期困难重重,首先是资金问题,校领导抱定不怕苦不怕难的信念,多次登门建设银行,终于筹集到7.45亿元的建设资金贷款,其次则是具体的校区建设问题,领导们亲自上阵,日夜奋战在工地,研究工程技术难题,落实工程进度,大大加快了建设步伐,2007年12月27日,经历了三年的建设时期,学校完成主体东移,陕西科技大学终于真正成立,陕西科技大学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庆典,这既是对我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努力的肯定,也表达了我们对未来美好发展的希冀与期待,放眼今日陕科大,教学科研工作稳步推进,师资力量日趋雄厚,其中马建中和张美云教授更是杰出教师代表,先后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校园校区建设更加完善,师生更是赋予它“最美陕科大”的爱称,包括陕科大人在内的陕科大,正在用尽全力,蓬勃生长着。这是我们的时代,而我们正在拼搏,而我们是否能做真正的传承,时光会给我们答案。


         

    43吴欣雨《3D食品打印》

    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您本次的讲解员。今天我讲解的主题为3D食品打印。

    “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在中国和全球都是第一大产业。食品科技成就彰显国家的发展水平、民族进步、人民福祉和社会文明。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功能强化食品在健康饮食中的作用,个性化食品配方对功能强化食品提出更高的要求,3D 食品打印技术作为新型技术为个性化食品开发提供了可能。

    说起3D食物打印机的前世今生,那就不得不提起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从出现至今,每天都在上演着奇迹。散发着神秘诱惑力的3D打印技术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神奇的3D世界。

    在食品加工工业,3D打印技术悄然带来了一场变革,改变了人们对加工食品的看法,颠覆着传统餐饮业。美食和3D打印科技的结合,使食物焕发出另一番风采。大家都可能还记得《星际迷航》中神奇的复制器和《十二生肖》里中国宝兽首的复制,电影中神奇的3D打印技术现在已经走入生活。例如,3D打印汽车、3D打印头骨、3D打印心脏及3D打印假肢等。而当3D打印技术应用到食品加工业时,就实现了美食和科技的完美结合。3D食物打印机不仅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营养饮食,为不同营养需求的人群提供独特的饮食配方,而且可以利用全新的食材,制备非传统食品从而缓解粮食短缺危机,同时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快速打印出形状各异的立体甜点,增加生活情趣。3D 食品打印技术的出现也将改变传统的食品加工方式,颠覆固有的饮食理念。

    2011年,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3D巧克力打印机,食物3D打印技术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到目前为止,可以成功打印出30多种不同的食品,主要有六大类:糖果(巧克力、杏仁糖、口香糖、软糖、果冻);烘焙食品(饼干、蛋糕、甜点);零食产品(薯片、可口的小吃);水果和蔬菜产品(各种水果泥、水果汁、蔬菜水果果冻或凝胶);肉制品(不同的酱和肉类品);奶制品(奶酪或酸奶)。3D食物打印机是如何操作的呢?首先,将生的或熟的、新鲜的或冰冻的食物绞碎、混合、浓缩成浆,灌装到打印机食材储存罐中。就像彩色打印机的墨盒,只不过这里面储存的可不是墨汁,而是上述食材的浓浆;然后,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控制面板设计具有个性的造型或者从预存的数据库中挑选自己喜欢的造型,按下启动键,机器便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控制喷头层层喷射“打印”出美食来。

    说了这么多,大家和我一起看看展厅这台3D咖啡打印机。此设备包括食品3D打印系统、操作控制平台和食物胶囊三大部分。打印之前,先充好一杯咖啡,并在咖啡上面铺一层白色的奶泡,把咖啡杯子升起来,点击打印即可。

    如果要打印手机上的图片,用微信扫描一个二维码就可以上传图片,只需要20秒钟,你就可以拿到一杯带有图像的咖啡。

    美食最重要的是愉悦心情,而3D食物打印机就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通过自己动手设计自己喜欢的美食造型,增加生活情趣,还可以为孩子做出各种动物造型、为爱人做出专属的爱心蛋糕,为父母做出老人喜爱的营养餐,从而用3D美食传递温暖的感情,由于咖啡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泡沫都是咖啡成分,丝毫不会影响味道,也是安全可靠的。

    至此,你是否有对3D打印有更多的认识呢?


    44魏徐《与轻工为伴》

    “轻化工程”,在上大学前,未曾听说这个名词,上大学后,这个名词将伴随我度过大学时光,从此,便于轻工为伴。

    “中国轻工业博物馆”初次听闻,这个以“中国”开头,并涵盖我所在的专业名称的博物馆,令它在我的心目中带着一丝神秘。在军训期间,以班级的整体参观它,它,就是陕科大校园里的轻工宝藏。习主席说过“中华民族历史悠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特色。要让文物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陕科大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轻工业高等学校,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

    陕西科技大学在2002年确立的校训:“至诚至博”,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成为我们科大人的精神旗帜。

    中国轻工业博物馆,展现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将历史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历经时间冲洗,中国轻工业博物馆,将文明的魅力,与我们分享!


    45韩腾飞《为时代助力,陕科大一直在路上》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考察,在商洛、西安等地的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去过秦岭也到过山区、来过社区也进过学校,面对青山习近平总书记说了许多思考了许多,当谈到地方发展、基层民生时,同样也给当地居民和干部留下了许多重要指示精神。

    在此次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还专程到西安交通大学考察调研并会见曾致信给他的十几位西迁老教授,在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时还对老教授们的西迁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发扬老教授们这种西迁精神。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我也完全相信我们的交大人,我们的西部同志们,一定会,在未来的新时代的历程中,为中华民族立下卓越的贡献!”

    虽然习近平总书记是对西交大的西迁精神进行的评价,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番高度评价所鼓舞的不仅是西交大人,在过去这几十年间,西交大、西工大、西理工等许多高校都曾作为西迁者曾为西部发展做出贡献,所有曾西迁的高校师生和老教授或许都会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评价引起共鸣,受到鼓舞,进而将这种西迁精神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一直传承下去,而就在这群西迁精神的传承者和共鸣者中有一所高校我们不得不谈——陕西科技大学。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见证它是如何传承这种精神,如何为国家进步、为西部发展、为时代助力的。

    “60年前”——忆往昔

    1958年6月26日,国家一纸公函,北京轻工业学院就正式成立了。在当时国家需要发展轻工业和重工业,许多高校都能培养重工业方面的人才但却没有一所高校是为专门培养轻工业人才而建立的,以至于在此之前学习轻工方面专业的人士的毕业证都是由国家轻工业部直接颁发的,就在中国轻工业博物馆中展示的一张当时的毕业证书上,结尾盖的就是国家轻工业部字样的印章。这种状况直到国家第一所轻工业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成立后才改变。

    当时由于时间紧迫加之地方资源有限,新盖一所学校一栋教学楼都是非常不现实的,索性就直接选取了轻工业部的一栋实验楼作为教学楼,教师方面也直接是选用国家的教授和著名工程师,然后就开始大力地培养轻工人才了。可以说国家在轻工教育这方面真的是投入了很多,但即便如此,当时办学条件也还是十分艰苦,许多实验机器都需要学校自己建造,1960年中国第一台试验用微型造纸机就是在北京轻工业学院诞生的,中国轻工业博物馆也展示着一台实验造纸机模型。可以说当时真的很艰苦但这并不影响北京轻工业学院承担起当时时代所赋予它的独特使命——培养轻工人才,助力国家轻工业发展。

    60年前,北京轻工业学院就开始了为时代发展的助力,为国家先后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而这些人也陆续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

    “50年前”——峥嵘岁月稠

    1970年北京轻工业学院迎来了它的第一个转折点,听从国家指挥,党的领导,选择向西前行,在此之前,或许没人知道北京轻工业学院要在咸阳度过的是怎样的日子,而之后我们知道了那是风雨中前行的30载岁月,不过那又是后话了。

    当接到指令后北京轻工业学院没有迟疑,全体教职员工立马开始了风雨无阻的搬迁工作,动身来到咸阳,也是在来到这里后它获得了一个新的名字——西北轻工业学院。

    初到咸阳,整个西北轻工业学院的教职员工或许都有过无所适从,红房子、黄土地,或许就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来到这里就意味着重新从头开始创业,缺什么就补什么,少什么就建什么,没实验室就建实验室,没宿舍盖宿舍,没工厂就建工厂,还有图书馆,食堂和校门,或许你都不曾知道刚来的时候学校教职员工吃饭都是在野地上自己搭灶台做的,还有许多许多,比如有些教授虽然有经验但年纪大了不能帮忙搬运或造东西,而上手工作的青年教职工又因为太年轻而缺乏经验,总之前进的道路上真是一步一个坎的艰辛,不过这些困难都拦不住西北轻工业学院的发展,不但如此,在这困境反而展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强大精神品质,像曹光锐教授对于学术和研究的热情投入;游恩浦教授爱国本朴素,德泽学子心的人生;以及潘津生教授等等,在这样一群人的带领下,西北轻工业学院即便是从头开始,一路艰难,也定不会,不曾忘记时代曾赋予它的使命——培养轻工人才,助力西北地区轻工业发展。

    这段时期学校不仅培育了许多优秀人才,在1978年学校还获得了两项全国科学大会奖,多年来的坚持换来的是科研水平的进步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并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时代在变化,被减少和消灭的只能是迎面而来的艰难困苦,带动西北地区的发展,西北轻工业学院在努力,努力为时代发展助力。

    “20年前”——还看今朝

    随着西北轻工业学院的发展,渐渐的设施有点无法支持下去了,地方和师生人数也不允许了,就这样西北轻工业学院迎来了它的第二个转折点。又一次这所学校选择了重新开始,不同的是,这次的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好。2002年西北轻工业学院变成了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主体正式搬到了西安。201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宣布三方共建陕西科技大学。2003年以来陕科大获得了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40多项,2017年学校张美云教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她的团队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不仅教授老师,就连学生也很努力,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陕科大也荣获了省属高校第一,还有一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大赛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现在的陕科大,是坐落在古城西安未央湖畔的一所多功能综合大学,轻工业依旧是它的特色。从北京到咸阳再到西安,由北京轻工业学院到西北轻工业学院再到陕西科技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所评价的西交大的西迁精神在陕科大也找得到共鸣,“三创两迁”——这是陕科大的西迁精神,也是对老一辈建设者们的致敬。

    如今的陕科大,立足自身实际,承担社会责任,在脱贫攻坚上,由陕西科技大学专项扶贫的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王石凹村正式与2019年11月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在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上陕科大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人才、促进地区发展、帮助脱贫攻坚,改善民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等都是陕科大为时代助力的表现,无论是60年前的北京轻工业学院还是60年后的陕西科技大学,在为时代助力的路上,从未停歇过,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陕科大都将紧跟国家和党的领导一直向前,为时代发展贡献力量,为理想奏乐,为青春凯歌。


    46陈开云《一见“轻”心——我和中国轻工业博物馆》

     2018年秋,我来到西安。听过中国轻工业博物馆里颇具特色的讲解后,打开手机加入纳新群,并如期待的一样通过了初试,渐渐体验讲解的乐趣——

    “轻工业发展历程主题展和科教筑梦专题展……”

    “二层两个校友捐建展区,展示我校师生学践成果的上元未来创意空间和宝恩智能家居互动体验区……”

    “到建校100年时,我校将建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研究型大学……”

    看,上面的这些语句可能是你平日里留意不到的。

    它们,来自博物馆“闭关修炼”时讲解员们的声音。

    画面往往是这样的,部长在模拟参观者观看浏览展品,实习期的讲解员正伸开手臂面带微笑地介绍展区的藏品。用词、引领准确程度、发音、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都由学长学姐逐一指导,我们随时调整状态,补充记忆。持续不断的改进是我在练习期间最大的感受体会。

    在我们讲解熟练考核后,开始了平日排班工作。大型活动的深刻记忆如电影般重现于脑海:

    讲解员的主要工作是带领来者参观,创造美好的陕科大第一印象。我们利用闭馆后交流活动情况,哪些内容是这次活动参观者的着重讲解点;怎样根据时间情况预备讲解方案……同样,休息时的,我们就是一群互助同行的朋友。相约去城区博物馆;聊着家乡美食,学院特色;你讲一下高数错题;我随时抽一段讲解词你背诵;我们再一起锻炼、背单词打卡;学长学姐们(早已互称改口名字)记住我们的生日全员祝福;节假日的问候与惊喜。这一切都是我对博物馆内的记忆。

    晴日西望白云蓝天;阴时留意玻璃人影,雨滴清脆,声声动人。

    走在教学区的主路,途中会路过中国轻工业博物馆。抬头、转头,望向独栋红楼,心里是看到家的感觉。门口铺着的红毯,宣传科技教育模块的专项立板。我们一届又一届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看到了博物馆里里外外、方方面面。我们见证了馆内由改建前的教学楼,到学校人人皆知的轻工业博物馆;常常打照面保洁阿姨和我们也面熟了,保安叔叔再也不弄混大家的名字了;遇上头脑迷糊的情况,悄悄地和保安叔叔说一声,能不在暴雨中狂奔回公寓了……

    我微笑着,这个地方太熟悉了,门口站了一群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我要多进行讲解工作;我好奇着,现在正是高峰期,有哪些人在参观,又有谁在讲解呢?我思索着,轻工业是祖国的辉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再到中国智造的发展和超越是写不完、讲不完的历史。

    在中国轻工业博物馆的大家庭中,一定能学会互相理解、温暖;

    最好的我们在这里相识,一见“轻”心!


    上一条:用好“红”资源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下一条:一见“轻”心征文作品展示(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