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真的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它在我们生活中用的实在是太多了,一件物品的传承,一门手艺的传承,或者是一种品质的传承,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搞得我们现在好像听得都有些疲劳,写一篇文章,觉得合适,于是随笔写下”传承”,发表一篇演讲,觉得妥当,于是顺口说出”传承”,可是传承,难道是只靠文字和语言就可以实现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真正的传承,要靠代代传承者们战战兢兢去将上一代前辈留下的成果加以保存与呵护,需要他们呕心沥血地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和革新,更需要无所保留地将自己半生心血交托于下一代,培养未来的接班人,这,才是真正的传承.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陕西科技大学的前世今生,去看看那一代代轻工人的”传承之路”.
传承-起点
1958年,轻工业部副部长夏之栩签发了关于设置筹备北京轻工业学院的公函,同年九月,中国第一所轻工业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成立了,令人惊叹的是,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一所大学就拔地而起,可想而知他们当时的办学和生活条件是比较艰苦的.但是当时的师生不在乎他们是否拥有舒适的宿舍楼,方便的热水,可口的食堂饭菜,他们所期盼的,只是能尽早地投入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去武装自己的头脑,去为当时还较为落后的祖国轻工业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事实证明,他们做到了,这个时期,在一大批优秀学者譬如国家一级教授,肖连波,国家一级工程师,杜春晏赖其芳等人的带领下,广大师生在极其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依然干劲十足,而终于在1960年创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实验微型造纸机,师生们无不欢欣鼓舞,而喜悦过后,他们以更加刻苦努力的姿态继续投身于科研实验中,投身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比起简单地用一句胜不骄败不馁来赞美他们,我更愿意相信,是他们对轻工事业真正的热爱,对当时国情的清醒认知以及对国家建设的责任感,驱使着他们日夜不辞辛劳,不计个人得失地默默付出.这是他们的时代,这,也是传承的起点,而他们,做得很好。
传承-转折
1970年,在北京各项教学科研工作渐入佳境之时,受文革影响,北京轻工业学院只能搬迁到咸阳,与建设中的咸阳轻工业学院合并,更名为为西北轻工业学院。而从北京到咸阳巨大的落差不仅仅只是地理位置的改变,还有办学条件的缺失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对于我们来说,这是用一行文字可以简单阐释的当时他们的处境,而对于他们来讲,却是着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真正的困难。或多或少,我们都会听过类似环境造就性格,环境影响命运之类的话,虽然这些大多都是很武断的片面之词,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之大,而当时的西北工业大学就身处于这样极其不利的办学环境下,西北学术气息不浓厚,师生生活条件艰苦,社会中人心惶惶,无论从哪方面看,学校的衰落都是一件无可避免的事,然而西北师生却仍然不忘初心,恪守使命,更是在1978年到1987年连续两次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的卓越成绩。游恩浦教授,就是当时的任教老师之一,他是我校硅酸盐专业创建者之一,历任我国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游恩浦教授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精通多国语言,而就是这样一名人才,毅然在艰苦时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严于律己,兢兢业业,游教授女儿曾说,父亲始终记得自己是个党员,总是把党和国家的发展放在第一,而他把这份对于国家的赤子之心都投入到了科研事业和轻工教育上,正是爱国本朴素,德泽学子心。艰苦岁月,传承仍在进行,而他们的坚守值得敬佩。
传承-现在
东移西安,我们迎来了又一次的考验。到2000年,学生人数已经达到8000多人,而咸阳校区有限的占地面积已经无法容纳日益增长的教学科研需要,所以,即便已经与咸阳这方土地无法割舍,即便明知前方搬迁路困难重重,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搬迁,只因深知,只有进步,才能更好地传承。西安校区建设初期困难重重,首先是资金问题,校领导抱定不怕苦不怕难的信念,多次登门建设银行,终于筹集到7.45亿元的建设资金贷款,其次则是具体的校区建设问题,领导们亲自上阵,日夜奋战在工地,研究工程技术难题,落实工程进度,大大加快了建设步伐,2007年12月27日,经历了三年的建设时期,学校完成主体东移,陕西科技大学终于真正成立,陕西科技大学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庆典,这既是对我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努力的肯定,也表达了我们对未来美好发展的希冀与期待,放眼今日陕科大,教学科研工作稳步推进,师资力量日趋雄厚,其中马建中和张美云教授更是杰出教师代表,先后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校园校区建设更加完善,师生更是赋予它“最美陕科大”的爱称,包括陕科大人在内的陕科大,正在用尽全力,蓬勃生长着。这是我们的时代,而我们正在拼搏,而我们是否能做真正的传承,时光会给我们答案。